点击数:7262023-12-23 18:10:42 来源: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
在冷却循环水系统中,随着水温度的升高、水流速的变化、水的蒸发、空气中杂物的进入,以及设备结构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,造成水质恶化,加剧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、结垢、微生物繁殖(即三大问题),其中:
(1)腐蚀——影响因素
a、碳铁材质与水中氧气作用引起的腐蚀。
b、当微生物繁殖时,其微生物体的分泌物与冷却水中有机物,无机物聚积而形成的粘泥,沉积在系统中时,将造成沉积下金属腐蚀。
c、两种不同金属互相接触时,因金属间电位差而造成电池腐蚀,例如热交换器之铜管与碳钢端板,其接触部分的钢铁材质会因此加速腐蚀。
d、其它影响腐蚀的因素尚有:PH、溶解固体、温度、流速等。
(2) 结垢和沉积
由于在水中之Ca2+、HCO3-、SO42-、Mg2+、SiO32-等离子及悬浮物、有机物、油脂等,其溶解度受到温度、流速、及pH等因素作用,在高温和低流速容易发生结垢和沉积。
(3) 微生物
微生物可分为细菌、真菌及藻类,由于其散布在自然界各角落,而冷却水之温度、pH值均在适合微生物繁衍的范围,若未加以控制,微生物不断繁殖,产生黏泥将堵塞热交换器,且在黏泥沉积地方造成沉积物下腐蚀,导致设备损坏。此外藻类生长需要阳光,故常发生在曝光处及冷却塔布水盘上,藻类有时掉落水中,细小者增加冷却水浑浊度,大者则可能堵塞管路上的Y型过滤器。
为克服解决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这三大问题,需要对运行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加药维护,其中:
(1)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控制——缓蚀剂
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腐蚀的控制方法甚多,比较常用的是往系统内投加使用缓蚀剂。根据成膜的形成,缓蚀剂可分为:
a、氧化膜型——YK-C115、YK-C611、WT-1111L
b、沉积膜型——YK-C313、YK-S518、WT-1886S
c、吸附膜型——TK-C811、YK-S517、WT-1000S、WT-1763S、WT-1900G
(2)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控制——阻垢分散剂
为了降低冷却水系统的换热器表面结垢风险,需要往冷却水中投加适量阻垢分散剂,其作用机理如下:
a、晶格畸变——在无机盐晶核上吸附,阻碍和破坏晶体正常生长;即使增长,也只能畸形增长。畸变的晶体与金属表面粘附力减弱。
b、络合增溶——生成带负电荷的分子链,与Ca2+ 等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,增加无机盐的溶解度。
c、静电斥力——主要指共聚物吸附在微晶上,使微粒间斥力增加,阻碍它们的聚集。
(3)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控制——杀菌剂
杀菌剂按照其杀生机制可分为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,对于开式冷却水系统来说,一般以氧化性杀菌剂为主,非氧化性杀菌剂为辅;而对闭式冷却水系统来说杀菌却是用非氧化性杀菌剂,其中:
a、氧化性杀菌剂(如次氯酸钠、二氯异氰尿酸钠、三氯异氰尿酸钠)是具有氧化性质的杀菌剂,通常是强氧化剂,能氧化微生物内起代谢作用的酶,从而杀灭微生物。
b、非氧化性杀菌剂(如异噻唑啉酮)不以氧化作用杀死微生物,而是以制毒剂作用于微生物的特殊部位,来杀伤或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。
另外,为了便于让水处理药剂能自动投加循环冷却水系统中,降低操作人员工作量,可为循环冷却水系统配置相应功能的加药装置(如下图):
a、可根据不同的工业循环水系统特点和不同客户的具体要求,设计最佳配置方案。
b、产品模块化设计,一体化组合,安装方便,占地面积小。
c、自控系统采用液晶触摸屏+PLC模块,提高自动化程度、操作的直观性和简便性。
d、采用低流量报警和高电导率报警,以防止冷却水停转时仍加药。
e、及时自动地投加水处理药剂,维持系统水中药剂浓度稳定,同时减少人工操作,提高运行安全性。
f、实现开放式冷却水系统根据在线电导率数据自动排污,精确控制合理的浓缩倍数,节约用水。
g、自控系统记录每周每种药剂的加药时间。
h、具备管路断流、计量泵过载等报警记录。
若要实现循环冷却水的浊度、氧化还原电位ORP、药剂浓度、腐蚀速率、加药桶液位显示和其低液位报警等实时监测,可在加药装置上再添加对应传感器,借助PLC、4G盒子实现远程监控,具有如下优势:
a、提高系统波动时药剂稳定性:系统负荷波动大时或水质变化大时,药剂需求不稳定,自动系统可实现按需加药,并在保证水处理效果的同时,节省部分药剂用量。
b、减少人员变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:水处理服务人员流动性高,专业水平不具有延续性,现场服务和系统维护变得较为困难,降低了对人员的要求,大大提高处理现场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。
c、降低现场人员的工作强度:自动加药系统7×24连续监测系统变化,并可实时响应。
d、便捷性:通过数据上传云端,便于随时随地查看,对系统出现的快速变化,加药系统也能给予响应并报警,便于及时跟踪解决。
Copyright 2023 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